孔子曾说:“无病自灸。”
孟子记载:“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。”
艾灸这两个字意义深远,为什么是艾灸?而不是用木头或者其他东西灸呢?很简单,因为使用艾灸效果最 好。
《本草从新》中记载:“艾叶”舍辛,生温,熟热,纯阳之性,能回垂绝之阳,通十二经,走三阴,理气血,逐寒湿……以之灸火,能透诸经而除百病。
“灸”字由一个火和一个久组成,意思为用火焰在身上长时间的烘烤、熨灼,使热量通过穴位进入经络,再归于脏腑,给予身体良好的刺激,人在寒冷时烤火感到温暖舒适也是这个道理。
艾灸把“艾”和“灸”完美结合,用燃烧的艾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,能达到通经络、祛病邪,防病调病的效果。
艾灸和烤火区别大
艾灸和烤火的热完全不一样,烤火只能让寒冷的环境里感到一些温暖,火没了热度就会下降。
而艾灸具有穿透性,可以轻易的穿过皮肤,引起皮肤下穴位的共鸣。使热力通过穴位,进入经络,影响脏腑,并慢慢渗透全身。
古人强调说艾灸需要坚持,灸个几十天或者三五月。时间足了,进入身体的热量足,才能兼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。驱逐深层病邪,达到综合调理的效果。
但是有些人艾灸会出现排病反应,比如出汗、上火、失眠、嗜睡等。那是体内正气和病邪“交战”的结果。
为什么有的人艾灸后嗜睡?
一般阳气偏弱或者湿气重的人,灸补阳气后会有困倦感,这是因为湿气重且伴有气虚的人,灸补阳气后会有一个填补五脏,驱除湿气外排的过程。
过程中若是灸量不够,阳气就不能充盈脏腑,湿气就不能及时排除,湿气会困乏气血。粘滞在经络脏腑上,造成嗜睡困乏。
若是这种情况,建议加大湿气的外排,健脾利湿,温中理气。
建议艾灸穴位:中脘、足三里、太冲。
为什么有的人艾灸后失眠?
阴虚的人在灸补阳气后会更加精神。因为艾灸后,人体阳气会上升,阳气在短时间内突然提升,没办法及时入脏内进行储存。
肾不纳气,肝不藏血,游离在经络穴位之间。待夜晚阳气收敛入阴之时,就会出现阳气不收而上行心肾,扰乱神志。造成不安。难以入睡等。
建议艾灸穴位:太溪、涌泉、三阴交。
这两种情况最终调理的结果都是使睡眠恢复正常,在长期坚持艾灸后阴阳归于平衡。所谓阴中求阳、阳中求阴,这样就不太容易出现困倦或者非常精神的情况了。
如果在艾灸后出现失眠反应,也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,更不可吃安眠药强迫自己入睡。
应采取忍耐的态度,当渡过反应期之后,睡眠自然会恢复正常,神经系统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。